吉集一堂,杏坛铿锵
?xml:namespace>
2016年10月19日,东北师大附中基础教育大讨论第一期主题研讨活动顺利举办。
本次研讨的主题是“读书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由我校语文教研室承办,我们今天的主题研讨活动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由孙立权老师、王春老师、田宇老师围绕“教师为何读书”、“教师如何读书”这两个核心话题发言;第二部分是现场互动环节;第三部分由点评嘉宾校长史亮教授点评。
在“教师为何读书”的问题上,王春老师作了“读书即生活”的发言。他援引当代著名教育学者朱永新先生的三个论断来阐释读书和教育的关系: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他认为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起点,起点往往就决定了终点;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点,支点往往就是增长点、闪光点。所以阅读这样一个貌似寻常的问题,却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极具探讨价值。王老师认为读书与生活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用读书来点缀生活;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即生活。教师群体作为专业的知识人,读书与生活的层次至少应该切入第二个境界。他倡导教师群体应该用台湾经济学家高希均的“新读书主义”来指导读书生活,即“收入再少也要买书,房子再小也要藏书,工作再忙也要读书,交情再薄也要送书。”并从买书、藏书、读书、品书、著书、背书、赠书、教书等八个方面,分享了自己与同事的读书生活体验。其中展示的孙立权老师的书房,王春老师的书房,王春老师收藏的上海广益书局的博雅的民国小学生作文教材,语文教师艾群、教辅中心的袁兆辉、殷文杰老师的经典背诵生活等内容在与会教师中引发了强烈的共鸣。
孙立权老师就“读书与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有用之用”发表见解。他播放了艾群老师的《等待戈多》、李跃庭老师的《长恨歌》、王春老师的《雨霖铃》、田宇老师的《体验与思考》以及自己的《江雪》等教学视频片断,并指出艾群巧妙地引用史铁生的《命若琴弦》来讲极具现代派特色的《等待戈多》,李跃庭《长恨歌》的导语博雅丰富,王春《雨霖铃》中利用训诂学和文艺学知识对学生的从容导引,田宇《体验与思考》中根据学生口头作文情况随机开列阅读书目,自己对柳宗元生平的全面了解以及对《江雪》英译的充分掌握都是出色完成课堂教学的重要诱因。孙老师在现场还结合自己教授《定风波》的教学设计,来展现读书之用。《定风波》词可以看成是两个七言绝句叠加。那么这样教学有什么好处呢?就是让学生从形式上认识《定风波》,并对词牌有鲜明的印象,两首七言绝句另加6个字。形式很重要,甚至有时形式重于内容,绝不可小看,怎样呈现太重要了,因为这就关乎教学艺术问题,而这一灵感得益于对王力的《汉语律诗学》和龙榆生的《词学十讲》的阅读。没有深透广博的专业阅读,很难顺利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田宇老师就“读书的无用之用”分享心得。他认为这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成功/失败二元评价的局,敌手不再是具体的人,不再是某一种体制,而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理念。这意识形态无远弗届、无时无刻不在汇成这个时代的口头禅:这有什么用。这个“有用/无用”为参照系的时代晚会的入场券实在太过廉价,只要活着就可以入场,因为他就是在消费我们自己。在这里,你永远感觉是一个消费者,而不是被消费的物品,你在消费的权益中不断膨胀着欲望,然后被同化成“这有什么用”理念的铁杆粉丝。读书本是一个“有用则死,无用则活”的活计。想让你读的东西有用,就要知行合一,扎扎实实读点无用的书,做点无用的事儿,关心点无关的人。越急功近利,越行而不远。并以大数据的建立为例,以建立的过程而言,并没有什么用,一旦成就大数据则妙用无穷,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
专业成长的无用之用是什么?就是打破专业或职业的围栏。以我们教学为例。文科也好,理科也罢,不过是山脚下分手,山顶上碰头。如果你只围绕专业成长读书,你的格局会很小很小,你的视野局被遮蔽,围绕着一个专业磨盘打转,走多远都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圈,那绝对是在画个圈圈诅咒你自己的节奏。所以,不必问语文有什么用,政治有什么用,历史用什么用,用我们理性去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语文、政治、历史,会如何?打破专业对思维的垄断,打破职业对心智的束缚,去除“有用/没用”的二元遮蔽,你会发现,我们共同拥有一个世界,也共享一个未来。
围绕“教师如何读书”的核心话题,孙立权老师通过大屏幕向大家展示了各式各样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笔记本,再次给大家带来了强大的视觉与思想冲击。孙老师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精于总结,多年来记下了几十本、总计百万字的读书笔记。孙先生的读书笔记大体分为读书摘记、词语积累笔记、读书札记三大类。在读书札记部分,孙老师分享了“先尊如帝天,后视若病囚”一则。“我在读书、教书多年以后的不惑之年,始悟到些许读书体会:读书,特别是读经典,更特别是青少年读经典,尤为特别是青少年读民族文化经典,应当抱有温情与敬意,抱有谦逊之心,尊作者如帝天,视书籍若神圣,不能狂妄地横加批判。因为青少年时代读书,既当知识读,也当信仰读,有点儿像宗教徒读本教教义。成年以后,读书到一定程度,渐渐读出字里行间的漏洞,这时再以之为病人来诊断开方,以之为囚犯来审问定罪,始有真正之意义。”并由此指陈对当下中小学阶段流行的批判性思维教育的质疑。孙老师读书、积累、思考始终围绕着语文教育这一主线,卓然自成大家。
王春老师的发言结合自己“阅读成果化的实践”展开,通过图片直观展示了其通过论文、讲座、课堂实现阅读转化的成果。并和大家分享了通过实践省思,开展深度备课研究的心得。王老师认为深度备课由静态的文本研究及动态的设计生成两个部分组成。在备课的过程中,先要进行静态的文本研究,努力发现教材文本值得探究的问题并做“竭泽而渔”式的资料查证来努力解决。仅就静态的文本研究而言,又包括训诂学、文艺学、文章学、文献学、文化学等基本视域。当然,学术研究的内容还不能直接拿来作为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在完成静态的文本研究后,再依据文本自身特点、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以及学生的学情来完成动态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前冠以动态二字,原因有二:教学设计一定是需要不断调整完善的;教学设计一定是在教学实践中是生成、建构的。
田宇老师介绍了自己的读书方法——决心做一个无节操的吃货。
所谓的“无节操”首先是“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我喜欢这样“吃书”。摊开一本,把作家的东西统统吃到嘴里,倒进胃里,先占有。当然占有是有方法的。我的吃法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共分九道工序:通览、精读、摘、摹、品、评、标目、一仿、二仿、三仿、独创。每道工序都要到位,从语言到句式,从选材智慧到运思方式,从情感熨帖到情怀关照,从思想洞见到人文关怀,从文本到作家,从内部时空到外部世界……同时,为了自己不整容成这个作家的模样,一定要弄点调味品、搭配菜,就是同时阅读几个作家的作品。这就是乱的原因,这也是从模仿走向独创的根本。
其次,要有孔乙己的厚脸皮。我很欣赏他的那句“读书人的事,能叫偷吗?”,我并不聪明,思维品质的先天素养也不够好,只能让作家们施舍一点。如果他们很吝啬,那我只能出此下策——偷吃。偷要有高明的眼力,否则你搬出来笨重的家伙不但“不值钱”还把自己累得够呛;偷要有“博观而约取”的基础,只有见多识广,才能找到真正的精品;偷要有强大的韧性、顽强的毅力,有时候艰涩难懂才是你最需要的精神突围的契机;偷要有舍得、放下的大自在,其内容远远超出你的极限,不妨放一放,力量够了,回头再看;偷要有“文人相‘重’”的感觉,惜英雄重英雄,你几年前就想到了,他在那儿还故作惊叹似乎发现了绝对真理时,别看不起他,你几乎每天都会和他一样;偷更要有职业精神,既然是偷来的,那就不要还给他,自己留好,没事偷着乐。
最后,要有职业吃货的洒脱:好吃不点赞,不好吃也不差评。捧到一本好书,不必点赞;遇到一本糟糕的书,不用差评。与其把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想着法的赞美或批判上,不如细细玩味,反复咂摸或随手扔开,掉头不顾。这样才呵护你对阅读的热爱,也学会了真正的尊重,甚至敬畏。点赞会让你精神矮化,流于谄媚;差评会让你灵魂灰暗,走向抑郁。一个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的事,何苦把自己弄得人不人鬼不鬼呢?如果你觉得这道菜很好吃,非常合乎你的胃口,那么你多吃点就是对这个厨师最大的褒奖;相反,如果那道菜真的难以入口,你也不用非要捏着鼻子往嘴里倒不是。要知道读书不是人生的苦役。
在现场互动环节,张继辉老师提出了如何看待当代社会的“浅阅读”现象的问题。孙立权老师在回答中认为应该坚持深阅读,在人文学科的文化较量中,活人干不过死人,应该多读死人的书,也就是多读经典。
最后,校长史亮教授做了精彩点评。史校长高度肯定了语文教研室多年来在学校教研领域所做的贡献,并对参加首届论坛的三位发言人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此次研讨活动有开阔的理论视野,有生动的行动示范,有丰富的研究案例,接地气,有思想。东北师大附中基础教育大讨论将分为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同步展开。这是关乎学校品质提升的大事。构建和提升学校品质,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理念是先导,优秀的校长和敬业的教师是主体,达标的硬件和规范的管理是基础,系统的课程和丰富的活动是载体,优雅的文化和独特的品牌是表现,优秀的学生和社会的是目标。全校教师要在“核心素养落地”这一重大教育发展契机中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