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大附中新入职教师第二次培训活动简报

发布作者: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03-29    浏览次数:

 

 

为了更好地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了解东北师大附中的办学历史,有效提高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东北师大附中元晖教师研修院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制定了详尽的新教师培训方案,于20161013日下午三点,在自由校区四楼会议室由刘玉新副校长为新入职教师郭建龙、周金赫、耿晋铎、高向楠、焦富宁、王欣欣、杨威等7人,进行了题为《基于听评课的校本教研》的第二次新教师培训。

培训会上,刘玉新副校长就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新教师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立足于学校文化的教学研究过程(即我们所说的校本教研)。学校教学管理在新教师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意义就在于营造教学研究的氛围、凝炼教学研究的理念、形成教学研究的团队,引领教学研究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新教师的责任是能够理解并内化学校的教育理念,成为研究团队的一员,使自己思想与行为共同发展。

刘校长引用吉姆·柯林斯《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的“刺猬理念”,即把所有的挑战和进退维谷局面压缩为简单,由此对新教师所应具有的工作态度做了具体阐述,希望各位新教师都能够以最简单的理念来进行日常教学工作,心系学校、爱附中,用一颗最简单的心来应对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

刘校长还系统梳理了附中多年来的教学管理理念,并指出在附中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学校的教学管理理念已由简单的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迈向精细质量管理。而新教师今后的专业性发展应该立足于继承传统和适时创新。从传统上来看,附中建校伊始就立足于教育教学管理的思想与文化进行研究,其中教师应优先发展,首任校长陈元晖先生曾在19517月组织10余名教师去哈尔滨第六中学、铁路中学参观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同年暑期组织全校人员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陈元晖校长提出的“附中教师要做教育家,不要当教书匠是附中教师的共同追求目标。在学校以及教师的努力之下,许多名师形成了较成熟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和个性化的教学风格。1980年至今,学校先后有26人分8批被评为吉林省特级教师,这与学校重视教师基本技能、学科基本素养训练——“双基”训练是分不开的。

在课程建设方面,从1954年起,学校自编大纲和教材,在国内率先进行高中文、理分科课程实验;1984年,“四年制初中课程设置和综合教材的研究与实验”基础上具体操作: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开设自修课;增加活动课程、综合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等,形成“立体课程结构模式”;1985年,学校启动“四年制初中课程设置和综合教材的研究与实验”研究;1986年,被吸纳为国家“七五”期间部委级重点教育科研课题。可见,附中在办学初期就有着不断创新、自我完善的理念。

刘玉新校长线索清晰、层次分明的陈述,不仅使新教师们快速地了解了学校的办学历史以及学校对新教师们的期望,而且使新教师们更加明晰了 自己的努力方向和成长路径,即继承学校传统、个人发展上适时创新,最终达到自身不断完善的目的。

  

  

王欣欣供稿

  

Baidu
map